方以智喜物理善诗词,老来作画,多白描清一色,石木为情系前缘;讽清廷毫无气色,白茫茫一片。方以智的爽口诗文与红楼梦口吻何其相似。

两土生孤木,木石系前盟
以下几首彰显作者非常擅长隐喻春秋及草蛇灰线千里笔法。作品浅显易懂,思维辩证,抒情悲鸣,字字珠玑血泪成。
独往
明末清初-方以智
同伴都分毛,麻鞋独入林。
一年五变姓,十字九椎心。
听惯干戈信,愁因风雨深。
死生容易事,所痛为知音!
倥侗云:
复社受到阮大铖陷害及清廷追捕,复兴社(天地会)同伴各自都毫厘分毛,各奔东西。来不及换行头就麻鞋破衣独自遁禅逃到深山丛林之中,隐姓埋名。一年换五次姓名,如(木立、墨历、无可、药地、吴石公)九死一生,那一生还有捶心之痛。听惯了战争的消息,这忧愁因为这血雨腥风样深藏心里。行尸走肉或一死了之都是容易的事。我现在所有这样,不是为了我一人,而是因为还有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在抗清复兴民族大业。

顽石化玉终须白
折杨柳歌
明末清初-方以智
男儿辞父母,泣血对妻子。
女儿辞父母,涕泣心中喜。
倥侗释:
君失娇杨,我失柳。
方家女婿抗清战死济南或金陵,妻子随婢女为守节投大明湖而亡。可悲可敬。
朝代更替之交,抗清复明的男人们离开父老乡亲,战死沙场,那些守家的妻子们也是心中滴血,守节者共赴黄粱。
那些待嫁的女儿们离开父母,虽哭泣其实还是满心欢喜的,因为开始自己新的生活,这是成长的喜悦。

浮山石刻行沃隐身处
忆秦娥
明末清初-方以智
花如雪,东风夜扫苏堤月。
苏堤月,香销南国,几回圆缺。
钱塘江上潮声歇,江边杨柳谁攀折。谁攀折,西陵渡口,古今离别。

两地生孤木,双木方桂林
倥侗云
作者借秦娥弄玉,钱塘潮歇,风扫残月,苏堤月圆月缺,萧山渡口人离别,借故道今:清兵南下一把火烧毁了秦淮河沿岸的青楼,一时群芳俱歇。多少美女香消玉殒,又有多少流落他乡。她们如同江柳风雨飘摇,可有人收留,可有人攀折。西陵渡口,生离死别。作者在这里抒发对已故的秦淮河畔苏州美女董小宛、柳如是、卞玉京的怀念之情。
①典故来源于唐代。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故名“忆秦娥”。
②词牌名,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③秦娥又名弄玉,方以智喜欢玉,按词牌填写的一首词。

方以智书法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1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