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狐狸的佛铃花海原创首发,未经允许不得搬运,如果发现必追究。原创不易,谢谢理解。
在中国历史上,若论情诗的写作,李商隐当算其中的翘楚。但是谁会想到,在诗歌中风流无限的才子,竟也是天下难得的有情郎。

提到一个诗人,我们往往会想去了解这个人的生平过去和所处的历史背景。从而推测出诗人性格对他作品的影响。我们去看李商隐的生平经历,他幼年丧父,一直跟母亲过着清贫的日子,少年时他靠舂米和抄书补贴家用,身为长子的他从小就背负着振兴家族的使命。这样的经历也造就了他隐忍而自卑的性格。但是他聪慧过人,“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砚台”。
李商隐生命中的第一个伯乐——灵狐楚,令狐楚欣赏李商隐的才华,闲暇时亲自教李商隐骈文并且每年还给予他衣食资助。他与灵狐楚之子令狐绹关系也甚好。起初李商隐也想依靠自己的才华通过科举考取功名。但是晚唐时期,选拔人才的风气则更注重看考生是否有家族背景与名声。在灵狐父子向主考官高锴大力举荐下李商隐荣登进士。

不久后,他也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另一个贵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王茂元欣赏李商隐的才华邀请他做自己的幕僚。而恰恰是这份工作成就了他一生的姻缘。在这里他遇到了他一生的挚爱王茂元的女儿王晏媄,她像一束阳光照进了李商隐的世界。她欣赏李商隐的才华并想嫁给他,她不在乎世俗意义上的门当户对。我们从李商隐与王晏媄初见写的《无题》诗“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中能看出他此时激动的心情,收获爱情的他对人生充满了期待。

谁能想到正是他与王晏媄的姻缘也造成了他一生仕途不顺。他生活在大厦将倾的晚唐,朝中大臣忙于党派斗争,史称“朋党之争”,当时主要有牛党和李党两派。他曾年少时受恩于令狐楚,而令狐楚是属于牛党中的一员。他的岳父王茂元则是属于李党。在仕途和爱情之间李商隐选择了爱情。这样的选择使他一生仕途坎坷。
虽入朝为仕受到排挤,但是他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妻子。王晏媄就像李商隐的小太阳,在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总会给予他鼓励,教他适应社会的生存法则。在李党和牛党夹缝中生存的李商隐举步维艰,但他从来不后悔娶了妻子王晏媄。

李商隐四处任职的跌宕起伏仕途让他和妻子聚少离多,但是他俩感情非常好。常以书信寄托相思。但是,就在他们婚后的第12个年头,王晏媄还是先走一步。从此他的人生再也没有那个如阳光般温暖的笑脸陪伴了。失去另一半的孤独与悲凉就像孤独的大雁,内心的忧伤无法排解。

妻子死后,他客居四川的一个雨夜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而在此时他还幻想着自己妻子还活着,正在等他回家,什么时候我们俩人能再剪红烛,聊一聊我对你的思念呢!这里面有忧愁,有思念也有对妻子的愧疚。

虽然因热衷于爱情诗而闻名于世,但是王晏媄死后,李商隐终生未娶。一世夫妻,情深不渝。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