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而又寿短的李商隐,他生命的年龄,中止在第五十圈年轮之前。与仕途坎坷失意的他相比,在爱情上顺风顺水的他,堪称情感世界的赢家,可以算得上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然而天意弄人,一次不经意的站错队,就让这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才,永远的与达官显贵的队伍无缘了。沦为了一生抑郁而不得志的斗米小吏的李商隐,与和他同时代的杜牧相比,真的是有如天壤之别。杜牧虽然曾经经历过不小的挫折,但是后来人家毕竟咸鱼翻身,成为了坐镇一方的父母官,部分的实现了他匡扶天下的宏大理想。要不然,人家的“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诗句,从何而来,而他李商隐呢?

与杜牧的恣情*相比,李商隐的感情世界,无疑是专一的。否则的话,他心心念念的爱妻,就不会出现在他著名的这一首《夜雨寄北》里面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多么醇厚的感情啊!这样深厚的感情,只有经历了共同患难的夫妻,才会产生出来。而杜牧之诗中的“楚腰纤细”者,是不可能对一个嫖客,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共鸣的。不同于那个“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伪君子元稹的道貌岸然,李商隐对他的结发之妻,是真心实意的。虽说为了他们共同的家,他们夫妻俩不得不长期分居两地,但是他们的心,都是彼此牵挂的。当巴蜀大地的秋雨,淅淅刷刷的落在巴山蜀水的时候,漂泊在外的李商隐,又一次挂牵起他远在长安的家中的爱妻。虽说是经常的不名一文,但是诗人还是把他深切的牵挂,通过驿站寄给了他的爱妻。“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相逢以后两个人的甜蜜,多么美好的向往啊。只是聚少离多的日子,还是让诗人与他的爱妻,无奈地过上了比牛郎织女也好不了多少的离别生活。公元九世纪中期,巴蜀大地的一个秋天,因为李商隐的诗句,而多了一丝缠绵,而多了一丝期盼。



{恣情*,恣意的纵情。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1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