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唐诗,有三首咏蝉诗堪称绝唱。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远;骆宾王的蝉露重难进;李商隐的蝉,难饱费声。三种状态,三样人生。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是呀,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居高,不仅是蝉身处高树之上,更是诗人身居高位,品质高洁,格局高邈。这是诗人独特的感受: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等),自能声名远播,他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写诗的时候,虞世南正是深得明君李世民赏识与重用,志得意满的时节,诗言志,自然是诗句光彩熠熠。
虞世南身历三朝,62岁前命运多舛,62岁后,仕途通达。

战乱、变故,乱世,他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成长。年幼丧父,四岁就懂得恪守礼仪,着布衣、食蔬。甚至是叔父被捕期间他也坚守礼节直到叔父回来命令他脱下布衫。恪礼若此。
出身显赫的他,却“性沈静寡欲,笃志勤学。”从少年起,在不断的学习下,他的文章写的越发光彩,并拜擅长王羲之七世孙智勇和尚为师,因此得到真传。此外他又得到当时一流学者顾野王的教导十余年,由于醉心学习,甚至到了忘记个人的起居衣食,于是“声名籍甚。”勤学若此。
江都之变,兄长虞世基将被杀,他抱着兄长痛哭不已,请求让自己替长兄受死。重情重义且视死如生若此。
辅佐君王之时,他敢于进谏、刚烈正直。山东及江淮遭水患,他劝谏太宗遵循道义,时刻警醒,不可因一时太平而骄傲懈怠。李渊驾崩,他劝阻太宗厚葬太上皇而非大兴土木。为官忠义若此。
写《列女传》用来装屏风,没有底本,默记刻写不错一字; 太宗出行,因有虞世南在而不必带书籍、公文的副本;有诗留存,有文章存世,书法称初唐四杰。博学若此。
生前入住凌烟阁,死后太宗为他做诗,造天尊像。生前身后无限荣光,大唐诗人唯此一人吧。
李世民曾称赞虞世南有超世之才,身兼五绝;忠谠(忠诚正直)友悌(能与兄弟相友爱)博文(通晓古代文献)词藻(诗赋) 书翰(作书)。
虞世南不愧是那个时代的蝉鸣。

同是居高、共饮清露,李商隐的蝉却是另一番心境。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因居高而难饱,悲叹之声又有谁愿聆听。五更了,鸣声渐渐无力几欲断绝,在一树无情的、神采奕奕的碧绿面前也只是徒劳而已。
漂泊的生活如浮梗,荒芜的家园早已杂草丛生。感谢这声声凄凉的蝉鸣,提醒着同样举家清贫的失意之人。
李商隐笔下的蝉何尝不是自己人生的写照。
幼年丧父,跟随母亲返回故里,身为长子他背负起照顾家人的责任。用一手隽秀的楷体和斐然的文采,他开始佣书贩舂,用自己的才能挣钱贴补家用。
举家迁移洛阳后,深得令狐楚的赏识与器重,入其幕为巡官。因娶了与已故恩师令狐楚政治立场对立的王茂元之女为妻,陷入牛李党争令他的仕宦生涯大受影响。坎坷艰辛的仕途、爱妻离世、求援被拒,李商隐的晚年甚至想过遁入佛门。
半世坎坷艰辛,就是一失意之人;一生颠沛流离,亦是一他乡之客。
同是咏蝉,骆宾王确是狱中的感叹。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囹圄外传来蝉鸣阵阵,平添囚徒思愁。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黑发少年如今在狱中孤独地吟唱白头吟。
露水沉重难以展翅高飞,呼号的大风掩盖了声声蝉鸣。一片冰清玉洁之心又有谁相惜。
出门寒门,七岁能咏诗,一首《咏鹅》人尽皆知,小小年纪已才华出众、名声远扬。天生一副侠骨义胆注定了他跌拓起伏的仕途和坎坷坦荡的一生。
那一篇讨伐周武王朝的名作荡气回肠、豪情满怀,“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留下诸多千古名句。
一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令武则天叹惜:“宰相得失此人?”
高洁是蝉,更是真率自然的骆宾王自己。

蝉如此,或在深深庭院的高枝上,或在荒凉的陋屋之前,或在冰冷的铁窗外,就这样忽高忽低,忽快忽慢,忽疏忽密的鸣叫。让人或喜或悲。
虞世南的蝉饮清露,出流响,身居高处,自在鸣唱;李商隐的蝉是高难饱,徒劳恨,无情碧树,声声警醒;骆宾王的蝉是背负沉重的秋露和迎面而来的怒吼狂风,无人信高洁的叹息。
同样的蝉,同样的世界,却真的有不一样的人生呀。
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细读,信然。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1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