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意思

【宋韵绵长】032||革故鼎新王安石②【悲恨相续】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

1

金陵是个大舞台,自六朝以后。

各路英豪,八方俊杰,四海雄才,皆趋之若鹜,络绎不绝,相会于此,施展吟诗绝技,比拼填词才艺。你方唱罢我登场,合力延续着一场千年不衰的赛诗盛会,英才辈出,华章迭现。若要搞个评比或民意测评的话,王安石,你的这章《桂枝香·金陵怀古》词出类拔萃,这魁首之位非你莫属。

这章词可能是你于神宗熙宁初出任江宁知府(今南京市)时所作。作为北宋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杰出的改革家,你站得高,看得远,思得深,悟得透。回眸六朝历史,参悟失败教训,审查北宋现实,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其壮丽奇特的景致,开阔绵邈的气象,宽广雄阔的胸襟,卓越不凡的艺术成就,体现了你“一洗五代旧习”的文学主张,而高标独树,自成一格。据《历代诗余》引《古今词话》说:“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连你政治上的死对头苏轼读罢,也不由得佩服地说:“此乃老野狐精也!”

老野狐精当然不是古灵精怪,离经叛道,或者标新立异,诡谲不群。而是说你填词老到精警,风流独步,一般人难望其项背。

2

六朝古都,正是萧萧秋色,草木开始凋残,天气刚刚冷疏,透出阵阵清寒。

这时,你登高临远,极目霜天。长江浩茫,绵延千里,澄澈平静,而又邈淼幽远,如一匹展开的素锦,宽阔而又平展。远处,苍山耸翠,犹如丛丛箭簇,直指寥阔高天。斜晖余照,江面上千帆竞渡,百舸争流;酒楼上,旗幡招摇舞西风;更远处,长江如际天之河,彩舟出没烟霞,时隐时现;江渚上,白鹭惊飞,而时盘旋低回,时而掠空高翔。

江山如此壮丽,再精妙的画笔也难以描绘出她的神彩!你不由得生出如许叹惋。

你回望往昔,多少繁华富丽曾在这里争相上演,豪奢相竞,风流相逐。公允的历史不允许一家独唱,公允的历史让无数角色腕儿得到了公平角逐的机会。于是,不管剧情多么精绝,演者多么卖力,高潮多么具有轰动效应,每一场的谢幕都免不了悲情四溢。到头来,都如陈后主一般,已经兵临城下,危在旦夕了,我们的主角们却还在高高的楼头寻欢作乐,继续着荒唐的游戏!即刻,弦断曲终,国破家亡,身委降臣,这样的遗憾,总是在一朝一代地不断延续。

千百年来,像你这般心怀天下,想替君王分担忧愁,想替百姓干点实事的人,接踵而至。他们登临送目,莫不嗟叹连连。可是,又有什么用呢?百姓倒乐意接受,君王一时糊涂了,倒未必欣然应允!

唉,六朝旧事,已随从不稍歇的江流而远逝,唯遗下那些残迹让人们去徒劳地回眸。

眼前,只剩下夕暮的寒烟,深秋的衰草,颓败的暗绿。到今天,歌馆酒肆,烟巷青楼,那些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们,还时时在那里柔声细气地低唱陈后主所作的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

3

如果你仅是一位单纯的文人,到此凭吊伤心往事,讽喻衰微今世,抒写怀才不遇之愤,倒也不必理会。因为,文人天生如此。他们总以为,只有他们才是民族精英、国家栋梁,只有他们才能文可以兴国、武可以安邦,只有他们才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化险危为平夷、化贫弱为富强!

这是文人的天性,这也是他们致命伤。除了把自己弄得骨削形瘦、面目枯槁以外,就别无益处了。事实上,并没有多少人搭理他们的悲天悯人,关注他们的怨天尤人。他们的大声疾呼毛遂自荐或者多情请愿都是徒劳无益、无济于事的。不过,他们留下的千古绝唱,倒让一代代人唱了又唱,反复沉吟至今,犹不觉得烦腻乏味!

他们众声部的演唱,合力筑就了一道精彩叠出的人文风景!

而你,不是单纯的文人,你还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你不满足于已得的高位。你觉得,在自己为政的日子,一定要对得起自己所领的俸禄,一定要对得起纳税人所寄予的厚望。

于是,你把自己推到了改革的风尖浪口,你要坚决完成你所选择的这场险绝的舞蹈。在你大刀阔斧地挥向时弊痼疾的时候,有众多的劲敌,包括苏轼这样的大腕政治明星,都站在了你的对立面,与你对舞。他们的参演,绝对为你的舞蹈增加了难度。让你寸步难行,到最后连支持你的皇帝都动摇了。你不得不退出这场矛盾异常突出、斗争异常激烈的政治角逐,不得不悲壮又黯然地谢幕!

荆公,你够牛的吧,照样英雄难为,功业难铸!所以,那些自恃才高八斗、气冲霄汉的文人们,也该自我审视一下自己的政治实力与潜力,找准自己的位置,少做些无谓的自我折腾。

4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作为政治家,锐意革新的你,无论你登临哪一处高冈,无论你凭览哪一处故迹,“寒烟衰草”里日渐没落、日渐衰颓的祖国,都会诱发你的伤感,引发你的忧愤!

当此时,故国正值晚秋,壮阔之景虽然难以用画图描绘,但是号称“隆宋”的时代却外忧内患,整个“隆宋”都不曾真正地昌盛勃发过。赵氏皇帝的卧榻之旁,喧闹的不是别人的鼾声,而是异族滚滚不息的铁蹄之声,杀伐之声;西北边疆,外乱扰袭,狼烟不断;内部,届堂之内高层之间的权利争斗一天也不曾停歇;民间乃至江湖,民怨之声日渐鼎沸,此起彼伏,民反之事接连不断,老百姓难以得到真正的康宁。

你,一个有正义感、时代感的文人政治家,岂能袖手旁观,冷眼无欲。就连最高统治者,也觉得时弊累积,痼疾难治,到了不得不剔除毒瘤、激浊扬清、破旧立新的时候了。于是,改革的权杖便交到了你的手上。

可是,你激进甚至有些冒进的做法,却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的坚决反对。特别是像苏轼这样具有儒家辅君治世思想的正义之士也站在了反对者的阵营,你改革的航船遭遇了强大的政治风暴,触礁搁浅,甚至船毁人覆的悲剧就不只是仅凭想象才能完成的事了。你两度封相,两次的结果都无一例外的惨痛。

此时,你退居江宁,简居紫金山半山园,这年晚秋时节的一个黄昏夕照,成就了这章令苏轼也赏赞有加的千古绝唱!

你站在六朝故都的废墟上,感叹今世的衰靡与颓败,自己却无能为力,回天无术。这正像东坡之游赤壁,虽此赤壁非三国古战场之彼赤壁,但仍引发了他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怅想与忧叹。一对政敌,两处悲叹,虽异时异地,看似毫不相干,却表达了共同的心愿——用世当时,辅君治国,造福百姓!

可是,唐人杜牧曾描述挞伐的悲剧的余音尚未完全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这样的悲剧丑剧又再一次重复昨天的故事:“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靡靡之音亡国之音里的千古江山,晚秋故国,西风夕照,更加苍茫,更令你“悲恨相续”,忧患无穷……

你所担心,你所忧患的,这一天终于噩梦般来临。在你去世后40年,北方,一直窥视虎视的金人长驱而入,他们的滚滚铁蹄就踏入了你眼前“画图难足”的壮丽山河,多少仁人志士的强国之梦灰飞烟灭,不堪一击的北宋王朝便宣告就此覆没。

5

你的《浪淘沙令》正好可作这章《桂枝香》的助读资料: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年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读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历史上形如伊尹吕尚这样“历遍穷通”的英才终于君臣相遇,成就了千古伟业的同时,也成就了千古美名与美谈。这自然是你所倾慕的:大丈夫理当如此!自己理当如此,方不负人间这一回!

可是,世事难料,世间之事,并非所有的梦想都能成真!关于这一点,你当有更深刻的体会!

6

晚年,你退居江宁,先前的郁闷和愁绪渐归平静,这一时期,你创作了一批写景抒情佳作,绝句迭出,赞誉不断。

那时,你闲居南京紫金山下的半山园,与周围近邻友好相处,往来频繁。其中,有个叫杨德逢的,与你经常交往。这年初夏,你像往常一样去他家做客,杨德逢(号湖阴先生)家四周,花木茂盛,绿树成畦;小河流水,环护着葱绿的稻田;四周青山,都纷纷主动地把它们的美艳呈送过来你这个客人眼前。你诗兴大发,随口吟诗一首。湖阴先生听后,就叫你直接题写在自家的墙壁上,就有了《书湖阴先生壁》这个标题: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如果你还没有走出政治挫折阴影,你就不可能真正地放下,就不可能有这般的淡然,就难以享受到自然的妙趣,人生的快意,人间的情意。

我们自然就没有机会读到你这首清爽可人的田园诗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1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