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家有稚女,年方6岁。目前在读一年级。疫情之下,只上了一个多月学,其他时间一直在上网课。孩子日日夜夜盼着回学校,却屡屡失望。
在我被封控在家的时候,每日陪小女上网课。我总是在想,疫情之下,又遇减负,孩子的学习怎么办呢?
不得不说,减负之下,学校对孩子的要求真的是很低,并且由于是网课,所谓的素质养成教育也无法开展,或开展不理想,这是不争的事实。
每到此时,我都庆幸,早早地给孩子做了一下规划。但我不是教育相关工作者,在这里仅把个人理解和做法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二
我的规划不是特别长远,基本上是立足现在,着眼于未来一年的时间。
七八月份是幼小衔接,幼儿园已经毕业,小学还未开学,在这段时间我做了这些事:
首先:在7-8月份让孩子学会300个基础字的认读,这段时间,对写不做任何要求,就是认字,会简单的组词、造句。(后面会讲具体做法。)
其次:我每日给孩子讲故事,这两个月读了长篇小说《草原上的小木屋》3遍。是的,你没看错,3遍。有孩子的都知道,孩子喜欢一本书,就会反复听。另外还读了一些不成套的绘本,就是翻到哪个读哪个。
还有就是阅读古诗。这个自主权交给孩子,想读哪个读哪个,想读多少读多少。因为孩子还有其它东西要学,有主有次。
另外还提前准备了《和大人一起读》。让孩子自己每天读。因为孩子在幼儿园把拼音学完了,并且学的还不错,认真一点都可以自己读下来。
再次:准备了幼小衔接的卷子,包括数学和拼音。还有幼小衔接的口卡。(后面也会提到具体做法)

最后:我准备了一年级上册的辅导资料,明细如下(后面会说明这些资料如何使用):
1、一年级的口算题卡
2、少年智力开发报-数学
3、语文典中点
4、教材帮-语文随书赠送的作业帮(教材帮是家长用来辅导孩子的参考资料)
5、拔尖特训-数学
6、默写
7、写字
补充一点,孩子一直上着雅思少儿英语,每天要在APP上录音频。另外我还提前准备了一年级下册的课本及相关辅导资料。
三
先说说什么是基础字吧。汉字有“音”、“形”、“义”三个构成要素。基础字,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在“音”、“形”、“义”三个方面使用率都非常高。
先学基础字,我认为有如下好处:
一:基础字使用频率非常高,有利于孩子早点独立阅读。
虽然汉字有好几万个,但常用的就是3000多个,初中生毕业,要求3500个字会写,其中2000-2500个字的使用频率最高,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把常用字学会,即使有个别不认识的字,也不太影响独立阅读了。
二、基础字都是一些基础音节,使用频率高,又贴近生活,孩子好理解,好记忆。
比如“就”、“谁”,尽管比一些不常用的独体字如“孑”复杂很多,但生活中经常说这些字,孩子大脑经常受刺激,很容易接受并记住。
三、基础字中有很多的独体字,这些字直接或经变形后,与其他的偏旁、部首组成新的字,减少孩子识新字的难度,提高识字速度。
比如说“文”这个字,没有经过变形,直接组合的字,如加“纟”,形成“纹”加“虫”,形成“蚊”;经变形成为折文(夂),与“卜”组合形成“处”这个字,经变形成为反文“攵”,与“方”字组合,形成“放”这个字。
通过这样大量的拆解,孩子对新组合字产生极大的兴趣,识字速度提升很快,识字过程变得相对轻松。
四、基础字中字义是最基础、常用的,非常便于孩子理解,也能吸引孩子的兴趣。
如“爸”、“妈”“饱”“家”等等,这些字孩子从会说话时就会说了,学字先学这些,当然学起来就不会抵触,学的比较快。
四
那么基础字是怎么学的呢?我是这样做的。我把300个基础字做成字卡,每日让孩子认读,每日的认读数量在10几个字,这10几个字根据她的识记情况来决定读几天。
如果识记速度很快,基本上3天就换一批新的字卡;如果总是记不住,就把时间延长,直到都熟记为止。
实际上小女在幼儿园的时候,已经认识了一些字,数量没统计过,孩子的幼儿园老师很负责,会带孩子在游戏中认一些字。
但那些字是在故事中提出来的词汇,有的字很简单,有的字很复杂,很快我就发现,简单的字记住了,复杂的字都忘了。
这种识字学习,没有系统规划,没有难易之分,也没从使用频率上做区分,都是随故事剧情而定。
所以幼儿园一毕业,我就在想怎么样让孩子在识字方面开个好头呢。通过百度各种资料,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找到教育部指定的300个基础字,循序渐进的让孩子认读。
这样孩子在8月底的时候,终于把300个基础字学会了。当然孩子容易忘,我隔几天会让她复习一遍。
除了每日认基础字之外,我还让小女每日读唐诗,用的教材就是家里的一本能发声的“唐诗三百首”,这个是孩子随意读,我没定计划,也没陪着读,所以读了多少,记住多少,我这里没有数据。
小学开学之前,我还给孩子每日留口算题卡,都是幼小衔接的题卡,复杂的留3页,不太复杂的留6页,有段时间每日留8页,就是10以内、2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孩子完成的很好,7、8月份做完了好几本。还有幼小衔接的卷子,孩子做的也很顺利,7、8月份都做完了。
五
下面详细说一下一年级上册资料的使用情况。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一年级孩子不留书面作业,数学是口答,语文是书空。我觉得这样是不行的。且不说一万小时定律的问题,认字还得反反复复的练呢,更何况写字、算数?
具体我是这样安排的:
1、由于幼小衔接的口算题卡在小学开学后还有2本没做完,我让她继续做,每天4页、6页、或8页,根据难易程度。等到正式做一年级的口卡时,因每页题量大,我给孩子固定到每天2页。做完后没特殊情况的话,我当天就批阅。

2、数学报纸是属于复习性质的,我不定期的留一次。

3、语文典中点,随课时做。小女学校一般是一篇课文分两天讲完,老师讲课文的第一天放学后把对应的典中点做完。

4、作业帮是,每篇课文配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讲本课内容的头一天,先把作业帮中前预习完成,顺便预习几遍课文,课后巩固在讲本课内容的第二天完成。如果老师一天就把本课文内容讲完的话,孩子就需要在当天把典中点语文和作业帮课后巩固部分都做完。

5、数学拔尖,开始留的是每天1页,后来发现进度太慢,改成了每天2页。孩子都能按时完成。目前数学拔尖已做完,小女每日自己做一页报纸。

6、默写这本书,暂时没用。
7、写字这本书,开始让孩子跟着课时,每日把描红的部分描了,后来发现效果并不理想,描的挺好看,自己写时还是很丑,而且,让她把字描完,我给孩子听写时,发现她还是不会,后来我就把写字当成一种参考资料,让孩子参照上面的笔顺写字,可以不描红了,但是要求在田字格本上写当天学的会认字,每个字写5个。
六
进入小学后,我还专门给孩子安排了阅读内容。阅读内容大致分几项:
一、《和大人一起读》,每天读几篇。大概读了2个月完成,现在在读《读读童谣和儿歌》。这个是每天放学后,孩子自己读,我要求是,如果读的是短篇,就多读几篇,多读几遍,如果读的是长篇故事,如《闻鸡起舞》,就读一篇,读3遍。我下班后定期检查一下阅读情况。
二、根据学校的要求背诵古诗,资料是学校提供的。我并没有让孩子背,就是让孩子早、中、晚都诗,每次读3-5首,每首读5遍,基本读几天就记住了。
三、从开学起,每日读一篇“声律启蒙”,也没有特别的计划,大概一周换一篇,如今也记住十几篇了。
四、学校要求的古诗,孩子已经读完,都会背诵了。我们在11月初开始读《千字文》,同样也没什么硬性背诵要求。读熟就可以了。学校的古诗,孩子忘得挺快,每周末会带她复习一下。
五、除了这些,我会让孩子有时间读点她自己喜欢的书。最近几个月读过《三毛流浪记》、《小猪唏哩呼噜》、《米小圈》、《一年级的小蜜瓜》等等,还有一些小绘本大多是哥哥小时候读过的书。

七
下一学期的情况,辅导资料计划跟本学期一样。阅读内容计划读完《千字文》,就接着读《唐诗三百首》,自由阅读书籍的话,孩子自己选。从本学期来看,孩子执行良好,希望持续下去。
总结一下:我觉得马上升小学的孩子,提前识字是必须的,识字先从基础字开始。阅读习惯要培养,但是有松有紧,家长抓一部分,孩子自由选择一部分。家长最好抓一些国学方面的启蒙文字。再就是计算能力的培养,要每日不可间断,持之以恒的练习。
这里是故事下午茶,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内容。喜欢就关注、收藏、转发吧。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1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