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的秋天,在西去的绿皮火车上看着一窗窗闪过的青山原野,随着匡镗匡镗的节奏,我心里满是憧憬和希望——到西安去、到西安去!
我是山东一个三面环山的农村出来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已是万幸,再象我济南的五叔说的一样放肆的放弃山东工业大学(现山东大学)保研机会,一门心去西安读书更是年少无知。其实,是在97年的某一天,在校外的小餐馆听那时学校考上西公的师兄跟我绘声绘色的讲过那个亚洲唯一一所公路大学,尤其是王秉刚老师的风采和威望后,就种下了考西安公路学院和要读王老师研究生的种子。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时间转眼一瞬。在研一记不太清楚的具体日子的时间,和弥海晨、韩子东两个同年,第一次去过王老师家里。和蔼的师母笑着给我们端出水果,王老师笑吟吟的从里屋出来,坐在暗红色花的沙发上给我们三个亲人一样的聊天——讲怎么开题、如何查资料…….回想起来,1#楼的1000来天的岁月是那么的吵闹、美好和短暂,一个个同级的同学、高级的师兄师姐,还能清晰想起来下楼买早餐的热气腾腾的场景,甚至还想象的出谁拿着一个夹花干的馍啃着,两个人提着一壶热水聊着。每个同学聊起来都骄傲的维护着自己导师的好,而我只是笑着就好,因为我的导师他们都知道,都知道我们王门学生经常被召唤去参加“家庭聚会”,经常出差去他们羡慕的外省外地,亲身感受学习那些写在大地上的论文。
记得跟王老师出了好多次差,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安排我和许江萍老师去河南许昌做碾压贫混凝土的课题,现场做什么、怎么做、如何配合好工程,回学校后疲劳试验做几个应力水平,如何回归数据形成方程都一一安排,详尽得当。那时候的王老师,我崇拜又崇敬!
还有一次是,王老师带我还另外当时是地院的老师去河北邯郸,正值北方大雪飘飘的时节,具体的工作反而有点模糊,只记得笑容可掬的老师在完成既定学术交流任务后,带着我们几个学生去了郊外的一处小山踏雪,王老师走前面,我们或并行或随后,咯吱咯吱的雪声,清爽凛冽的空气,“王老师,慢点”“没事,我东北人,你们小心哦~”。那时候的王老师,我觉得象我家的大伯还是大叔,步伐那么矫健,人那么和蔼又可亲可敬,回想起来恍恍又惚惚,甜蜜又伤感。
再后来,就是每次学校回到家,都会跟跟父母讲起学校的生活和王老师、师母对我们多么的好,象家里的亲人一样。每次母亲都安心的笑,父亲边喝着酒,边严肃的跟我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辈子都要对你们王老师好一点。
如今,我的这一生的两个父亲都在一年先后离我而去了。我只能在匆忙的一天工作后,一个人在家安静的的时候,才能慢慢去咀嚼回味那过去的点点滴滴。有时候,会忽然相信一点宿命的东西,要不为什么我家那棵玫瑰开出了那么美丽的一朵白色的花,在2022年的12月30日的早上。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此时已惘然。王老师,再过两天,就是您90岁的生日!我永远记得,在我毕业前,您推着自行车停在上彩虹天桥的北边,再次跟我说:好好工作,要不甘平庸、有所作为!眼里满是鼓励和期许的光!
王老师,一路走好!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1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