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同志这首诗,让过去的“春晓园”、现在的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增添了几分诗意。

上班的地方离大雁塔近,周末加班,经常顺路看看大雁塔,兴之所至,到春晓园走走。园子不大,但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很雅致。与大雁塔南北广场比,这里游人不多,没有喧闹声,很幽静。

春天,可以登上高坡静听花开花落,蜂蝶吟唱,清香扑鼻。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白居易《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慈恩春色今朝尽,尽日裴回倚寺门。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紫藤花现在已找不到了,但紫叶李不少,千树万树,锦装玉砌。

夏季,园内凉风习习,十分惬意。正如卢纶《同崔峒补阙慈恩寺避暑》诗云:“寺凉高树合,卧石绿阴中。伴鹤惭仙侣,依僧学老翁。鱼沉荷叶露,鸟散竹林风。始悟尘居者,应将火宅同。”听溪水欢叫,只有蚊虫恼火,需不停驱赶。

这里最美就是秋天,园内的色彩斑斓、十分丰富。银杏林中,树上林下一片金黄。那棵著名的“网红树”,同一棵树,却有红色、黄色的枫叶,让人惊叹,让人留恋忘返。风过处,树叶星星点点,落在溪流边。正如慈恩塔院女仙《题寺廊柱》诗:“皇子陂头好月明,忘却华筵到晓行。烟收山低翠黛横,折得荷花远恨生。湖水团团夜如镜,碧树红花相掩映。北斗阑干移晓柄,有似佳期常不定。”

冬天,雪中春晓园则是另一番景象,白雪飞舞,溪水结冰。岑参《雪后与群公过慈恩寺》:“乘兴忽相招,僧房暮与朝。雪融双树湿,沙暗一灯烧。竹外山低塔,藤间院隔桥。归家如欲懒,俗虑向来销。”

既然为寺院旧址,园内雕塑多为佛教主题。除了佛像,还有高宗建寺、玄奘建塔、鉴真东渡等雕像,秋天落下黄叶,冬日披上了“棉衣”妙趣横生,生出不少“禅意”来。

“春晓园”是1988年邻国船桥市与西安结为友好城市,并出资在原唐大慈恩寺遗址上修建的。2007年,更名“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似乎显示了它的历史感,但制式化的命名,似乎失去了诗情画意。
有人建议改回“春晓园”,您支持吗?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1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