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国破山河在城草城春草木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历史背景是什么战役

坚持每天手书周总理的精彩诗词,让自己心态稳定下来,让身体习惯规律起来。

“白头休志短、患除贺更新。”哪里还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那样的忧愤,而是战意满满。

周恩来13岁时就能临拟写出如此豪情壮志的诗,而我们多少人13岁时还仅是个懵懂的中学生啊!

国破山河在,国破山河在城草城春草木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历史背景是什么战役

诗词背景故事

1911年暑假,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的周恩来,到本班同学何天章、何履祯家去作客。这两家都住在沈阳南郊的魏家楼。何履祯的父亲去世得早,他是由祖父何殿甲抚养大的。何殿甲是魏家楼村小学教师,他字叫鳌峰,由于他在四乡八村享有盛名,所以庄上的人们都唤他“鳌翁”。

当时己六十开外的何殿甲,一生经历了国破家亡,血泪浸泡着他的爱国心灵。魏家楼地处沙河南岸,1904年至1905年,日本和沙俄两个野心勃勃的帝国主义为了争夺我国肥美的土地,抢掠我国富饶的资源,在这里进行了一场长达一年的厮杀。昏庸无能的满清王朝,卖国偷生,不顾人民死活和国家主权,无耻地宣布“局部中立”,把辽河以东的大片领土划为“交战区”,让自己的大好河山任凭外来的豺狼虎豹蹂躏。那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战争结束后,东洋鬼子在万宝山建了一座四方形的石塔;俄国强盗在后山立了一块双十字形的石碑,以示纪念他们的亡命之徒,肆无忌惮地践踏中国人民的感情和主权。

何殿甲为启发后人,寄望于中华民族的青年一代,特意带周恩来、何天章和何履祯三人一起去参观游览当年的日俄战争旧战场,边游览边讲述那场战争的情景。他领着他们来到使中国人民蒙受耻辱的纪念塔和纪念碑下,实地参观当年战争留下的残垣断壁、炮垒、弹坑。老人含着热泪告诉他们,当时日、俄帝国主义都想吞并我国东北三省,互不相让,给地方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在那场战争中仅他一家就死了4人,重伤4人。战败的俄军竟血洗了整个魏家楼村。何老先生的父亲被俄军活埋,他自己逃到沈阳,才侥幸活了下来。

当时已具有很强爱国心的周恩来,参观后激动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天晚上,他临时宿在何殿甲老人的书房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久久凝视着挂在墙上的一张条幅上抄录的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中的“国破”、“草木深”等犹如白天所见的塔、碑和弹坑,不断地在他眼前闪现。他便起身,模拟《春望》,写了一首《村望》诗:

国破山河在,村残草木深。

感时勿落泪,誓叫寇惊心。

烽火连岁月,捷书抵万金。

白头休志短,患除贺更新。

第二天,何殿甲看了周恩来这首诗后,又惊喜又激动,他从少年周恩来身上,似乎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和希望。从此,这一老一少成了忘年之交。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1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