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寒蝉凄切_柳永

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寒蝉凄切_柳永

悄无声息,新医保从2023年开始实施了,向免费医疗迈入了一大步。

与想象中不同的是,人们并没有兴高采烈,相反很大一部分人甚至感受到了更多的痛苦。

这是这么一回事呢?

首先说明,彻底的免费医疗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别的福利,尚可想象基本满足,但是医疗却是无底洞。

乔布斯拥有几百亿美元的身家,抗癌8年,尚且撒手人寰。

普通人如果都按照这个标准享受的话,那么只需要几天时间,就可以将所有的资本和资源消耗殆尽。

这是不可想象,也是无法实施的。

所以,现在所谓实施免费医疗的国家,要么就是效率低下,用排队等待来实现。

问题是衣食住行尚可以等待,等不到也就那样了,但是看病是等不起的,这可是会要命的。

比如之前的一个报道,澳洲一位年轻的妈妈哭诉,在医生的推诿拖延之下,她的早期癌症发展成晚期癌症,失去做手术的最佳时间,不得已采取化疗。

要么,就是干脆“没得治,回家准备后事吧”,就比如现在脱离世界分工合作的一个国家。

当然,免费医疗虽然不能彻底实现,但是一定程度上实施是可以的,判断的标准就是全社会的统筹程度。

我们都知道,天上是不会免费掉下馅饼来的。

福利制度的本质只是转移支付而已。A的钱给B用,B的钱给C用,C的钱给A用…

反正大家都在一个锅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社会统筹的力度越大,个人的责任与支出部分越少,免费医疗的实现程度也就越高。

绝大多数的“专家”都包含热泪,呼吁免费医疗。

对此,大部分公众也热烈支持专家的提议。毕竟花别人的钱毫无负担,谁又不想呢?

于是,在千呼万唤中,新医保终于实施了。

这里提一嘴啊,这个新医保之前是征求过意见的。

但是一来比较低调,二来又晦涩难懂,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很多人就在毫无知觉,懵懵懂懂中,突然发现医保变化了。

按理说,这是呼应民生的好事。

但是等真正的实施的时候,大家又觉得不好,甚至痛苦了。

说实话,我也是弄了好久才搞清楚一点。

我就把其中的弄清楚的一部分跟大家讲下吧。

比如某城市,职工医保个人缴纳300元,单位缴纳900元。

社保这个问题,我们之前也解释过,无论是单位缴纳,还是个人缴纳,无论双方比例是多少,都是用工成本。

原来的话,个人缴纳的300元,加上单位缴纳的一部分300元,一个600元是直接纳入个人账户的。

个人账户这部分,可以直接看门诊,或者在药店买药。有些城市,甚至可以直接提现。

(比例不一定对,打个比方而已)

社保问题展开下,对一个企业来说,他招一个员工,用工成本是5000块,他唯一关心的是员工值不值这个成本。

至于5000块,实际员工拿到手多少,缴纳多少,这他是不关心的。

换句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1200元(600+900)其实都是用你的工资缴纳的。

虽然单位缴纳的600元统筹给了社会,但好歹有600元留在了自己账户。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只有个人缴纳的300元纳入了个人账户,而单位缴纳的900元全部纳入了社会统筹

并且,彻底杜绝了取现。2022年9月1日起,个人账户资金实行记账管理,参保人员不可自由支取,实现定向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参保职工本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医药费用。

也就是个人账户减少,大部分都给社会统筹了。

那么社会统筹,又是怎么个用法呢?

一是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到了50—80%左右。

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寒蝉凄切_柳永

但问题是,划入个人账户的钱本身就变少了,这是一个数字游戏。

打个比方,一个人原来每月医保卡上打入250元,一年3000元,门诊自费,节约归己。

今年每月100元,减少150元。门诊报销70%,门槛费200元,一个年度报销2000元以内。

要想报销2000元,一年门诊费总额要达到3200元,个人负担1200元,刚好用完个人帐户的1200元,节余为0。

这两种方法相当于持平。

如果不看病的话,以前一年可以结余3000元,现在只能结余1200元,剩下的1800元就统筹给社会了。

这样就从以前节约归自己,变成了看病越多越划算。

当然一个人没有病不会无缘无故去看病。只能说对于年轻健壮,一年看不了一次病的人来说,他肯定是统筹给社会做贡献了。

对于其他一部分医保账户缴纳少,体弱多病的人来说,他们就真真切切享受到了福利。

另外一个变化就是,个人账户上可以共济给家庭成员(父母、配偶、子女)使用。

这相当于对缴纳多人来说是一个安慰。

他虽然一部分统筹给了社会,但是家庭成员可以享受社会统筹的好处,并且还使用了个人账户。

不过如果是一个年轻的单身汉,或者双职工还没有孩子,并且父母已经不再了,那就享受不到共济的好处了。

这些变化,会鼓励人们去看病。

特别是时间比较宽裕的老人,以前可看可不看的病,他们会更加勤快的往医院跑。

并且,因为报销方式发生变化,他们也会不得已去医院。

以前老年人拿点药,在家门口药店几分钟能搞定的事,现在就麻烦了。

老年人去医院门诊忙进忙出,还得自己去医院挂号排队看医生,只有医生开了药,并在医院拿药才可以报销。

医院还不能跨科开药,开一种药挂一个号,开另一种药再挂一个号,卡上那几十块钱,只够挂号了,还得楼上楼下的折腾。

福利制度的特点就是僧多粥少,而这又更加增加了挤兑。

所有,很多人感到痛苦的原因也就找到了。

原来,以前积极呼吁,潜台词是呼吁社会统筹给自己。

现在发现,一不小心,自己变成了被统筹的对象,这落差太大了。

要我说的话,做人不能双标吧,这都是自己呼吁出来的,应该承受着。

当然也有人会说,这个政策本意是好的,特别是大大减轻了农民工的负担。但是不该年轻人承受,而是应该财政去补贴…

那么问题又来了,财政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吗?又该去统筹谁呢?

聪明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