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号我辞去了班主任的职务,也让我能有时间停下来,好好反思过去这一段时间的工作,也能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说不伤心是假的,毕竟自己花费了很多的心思,也有很多自己想法,但是现实却让我认识到了很多的问题。现在将自己的想法,简单写下来,整理一下思绪。
1.我太年轻。倒不是说我的长相年轻,而是说我的心智太年轻,年龄也太年轻,这是两个方面,心智太年轻是对于学生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个第二点再阐述,年龄太年轻,是相对于办公室里的其他老师来说的,这点也一会再阐述。
2.心智太年轻,是低估了学生的滑头,原来教高中生的时候,这点没有太凸显,却也有苗头了,这点也再后面阐述,现在教的学生还是孩子,孩子的意思是他们的关注点基本上都在非教学点上,喜欢和老师斗智斗勇,通过各种手段来试探老师的底线,然后逃脱批评,就像迟到了总会找理由,作业没带来找借口之类的,他们在一点一点小事上消磨老师的耐心,试探老师的底线,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我都在为他们的前途感到担忧,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这里我要阐述两点,一是保持神秘感,距离感的重要性,二是学生认知的幼稚性
3.先说学生的认知,简单来说就是眼高手低,网络时代的发展让很多学生认识到了未来有很多的路可走,可也仅限于此了,没有步骤,也不了解,年纪轻狂是正常现象,但是因为未来的幻梦,而不能脚踏实地,不好好念书,就相当于完全放弃了当下能做的,可以做的,全部在等待,而且是没有准备的等待,年轻的他们自然也耐不住寂寞,心思自然发散到其他方面了,传谣言,写纸条,玩玩玩具,与其他学生闹矛盾,简单的言语说教是没有办法唤醒他们,看着他们好像看到了以前迷茫的过去,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后人复哀之。
4.上面只是说面对的客观情况,我的做法肯定有错误,就是失去了神秘感,失去了距离感,严重一点说是“心慈手软”,教师是引导者,全然将自己放在台前,自己到成为了被欣赏者,失去了主动权,一开始我就犯了教条主义的的错误,急于想建立“教学相长”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却忘记了“严慈相济”。
5.刚入职,就开始暴露自己的信息,性格,却忘记了,重要的一点:当班主任我是第一次,可是学生不是第一次当学生,他们与老师相处的经验或者说斗争的经验远远比我丰富,此时此刻我想到了博弈论,想到了马克思的斗争精神,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脑洞大,但是我想明白了一点,要在斗争中实现正确的目标。要时刻保持清醒,在你进入教室的那一刻,博弈就开始了,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是教师始终要做的工作。
6.一开始,我就简单自我介绍,介绍了自己的大学,可是仅仅是考学历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因为他们对这个没有概念,然后又说自己帮助大家梳理心理,希望可以做大家的朋友,其实这句话就是一切漩涡的展开,这个让我知道了,第一句话重要性,要谨言慎行,否则一语成谶,反受其害。
7.就是说不要掺和到学生的矛盾里,是不要掺和,没说不要管,但是不掺和,反而更有利于管理。学生性识无定,一会就一个样,上午能吵架,下午就能和好,老师过多掺和反而成为了传话筒,夹在中间,而且破坏了教师的神秘感,在局外反而能把握大局。
8.班主任更多是管理者的形象,你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了班级学生的态度,所以要树立底线,一定要坚守,学生的理由太多,打的各种小报告乱飞,一退缩一点,通融一点,他们只会得寸进尺,无异于丧失辱国。
9.我若细说,不能详尽。只能感到每日与学生周旋,耗费心神,事无功成。
10.只能简说,威名树立,方能慈待。否则你做的,他们是感受不到的,比如你在学习上的帮助,有些学生是感受不到的,他们更在意被老师收上来的扑克牌能不能要回来。
11.我说这么多,首先是承认自己不足的,自己在分析学情,采取的策略和态度是不对的,事事看似在甩锅,其实是在反思自己面对这样的情况,自己该怎么做,怎样调整,其实面对家长也是如此,自己做的太多,包揽的太多,就会破坏家长的主观能动性。
12.我是第一次当班主任,可是家长却当了很多年的家长,再次说明我的心智不成熟,成人与成人的沟通也出现了问题。
13.简单说一下就是,某些家长十分焦虑,某些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认识不够。
14.焦虑,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担忧过度,需要倾诉,正好遇到了我说的比较多,这话就没玩没了,会逐渐把亲子矛盾,婚姻矛盾转移到我这,很多时候我也解决不了,很多长期的问题,家长自己一时都难以解决,更不要说我了,二是,彻底的旁观,自己的孩子管不了,全部交给你,我这压力山大,学校和家庭两者必不可少,能做的只有各司其职,我若轻举妄动,不合家长心意,家长神兵天降,责任推出去了,后果不可预料,不要忘了,孩子毕竟是你的孩子呀。
15.对自己孩子的认知不够,一是很长时间不关注自己的孩子了,认知还停留在小时候,说自己孩子小时候成绩很好呀,很乖呀,还是要掌握孩子现在的情况和学习内容的难易变化的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二是过于偏袒孩子,这一点我做的也不够好,过于偏爱,很容易姑息纵容。
16.还是,那句话,指责现状并不是目的,而是分析现状之后,我们该怎么面对,保护好自己,解决问题。
17.再弥补一点就是年轻的问题,一是道理听的多了,却忘了自己总结实践经验,二是过于年轻不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信任,还是戒骄戒躁,努力成长。
18.经验总结,简短说一下:一是培养班集体,尤其是班干部,小助手,二是树立底线,保持距离,三是事非亲躬,把握大局,四是按部就班,做你该做的,不要过度开展工作。
19.与学生心连心,越是爱学生,越要克制自己的感情,保持神秘感,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机会,恰如其分的出现,不用千言万语,也能感动学生,帮助到学生。
20.关于心理咨询,有的没有却想有,有的有了却不想理会,一边是学生,一边是家长
其他学者分享:关于教师公信力的思考
“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最初来自塔西佗所著的《塔西佗历史》。后被引申为一种社会现象,指当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旦教师成为学生们心中憎恨的对象,不管这个时候他是不是想帮助学生,他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引起学生的厌恶。这种厌恶进一步延伸,甚至会导致学生不想听该门课程。而学生对教师的抗拒反而又会使得教师不愿意认真管理这个班级。最后导致班级班风紊乱,使得整个班级陷入无序状态。
所以,如果教师不能在冲突中意识到问题,那要么是教师觉得个人尊严受损变得“佛系”,要么是在教师“努力”之下,矛盾越发严重。而从结果来看,双方都遭受损失,教师丧失了获得感、幸福感甚至使职业倦怠提前爆发,而学生则会降低一门课的听课效率甚至是影响个人学习生活。”
“当没有问题的时候,他们也都觉得没问题,就这样自欺欺人下去吧,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29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