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中考还有60天的感想离中考还有60多天作文离中考还有60多天作文怎么写

还有一个月零两天就要中考了,家长学生都紧张,有一种窒息感在蔓延。

学生固然紧张,但也许因为懵懂,倒是冲淡了一些。家长是真紧张,虽然他们只能尽量加以掩饰。他们深知,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很重要,也许只是一个小闪失少了一分两分,就可能与心目中的“好”学校失之交臂。

那到底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差学校呢?

我认为,好学校就是资源禀赋高,差学校就是资源禀赋低。

我当年中考的时候,考上了中专,但没有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据说差个3-5分吧。父母劝我去读中专,说可以提前几年出来工作挣钱。我犟着不去,父母虽然没办法,但也存了看我笑话的心思,不肯去找找关系进县中,我只好悻悻地去了就近的镇上高中。

多年以后,我才能感觉到不同的高中所带来的资源差异:一个是同学的差异,一个是教师的差异,一个是眼界的差异,一个是物质条件的差异。

在镇中这种资源禀赋低的学校,要想考上大学,要忍受更差的生活条件,要忍受更长的学习时间,要忍受部分教师照本宣科,要忍受更少的总结和训练。素质差不多的两个孩子,因为学校不同,最终考上的大学差异会很大。

我们年轻的时候,大多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大多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大多相信“我之所以没成功,是因为我还不够努力”等等。

其实并不是。

差异的原因其实是资源禀赋不同。

一个人在水草贫瘠的地方放牛放羊,另一个人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放牛放羊,结果,前者的牛羊总是不如后者的肥壮。

同理可证,同一个班级的新闻系毕业生,一个分配去了县里的报社,另一个分配去了人民日报。不消五年,两个人的见识就会天差地远。差异的形成几乎不是个人努力造成的。

同理还可证,太平天国人才济济,但人才大多数是广西金田县人。是因为金田县自古出人才吗?不是,是因为金田县人有太平天国这个平台。

因此,年轻时候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年齿稍长就会明白“时也命也运也”的道理。

那些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的人,最终会知道,这就是一句骗人的话。世界上被埋没的金子还少吗?

那些相信自己努力不够的人,最终总会明白,努力的作用极其有限,资源禀赋的作用才是最大的。

当然,例外总是有的,但小概率的事件是不值得讨论的。

因此,我们就知道家长们为什么这么紧张中考了。因为,这就是一次资源分配的考试。分数高一分,就可以获得先一步选择学校的机会。他选上了,你就不能被选上。

市场上,每一个学校都暗中标明了资源禀赋分,民间根据这些禀赋分形成学校的排名,排名对应了相应的中考分数。每个孩子都在这场游戏中,排排坐,分果果。

中考结束之后,每个学生分别在水草丰茂程度不同的草地上吃草。三年之后,参加高考,再进行一次排排坐,分果果的游戏,决定每个人进入到不同的大学。每个大学每年获得的办学经费,就是政府对它们资源禀赋的明码标价。

再次经过四年(本科)或七年(研究生)的放养,学生成年,走向社会参加工作。虽然理论上同班的同学肥壮程度差不多,但是,走入社会就开始引入家庭背景这种资源禀赋,人生的差异陡然变得更大。江西周公子和深圳鲶鱼公主为这种差异做了最详细的备注。

一段时间之后,下一轮的资源禀赋竞争又开始了。

人们把这种竞争称之为“阶层跃升”的竞争,但每一代人的资源禀赋都建基于前一代人,每一代人的跃升其实都有限,多数属于渐进式上升。当然,我们也时时看到鲤鱼跃龙门式的跃升,只不过我们以为是飞跃,其实只不过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大多数不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许短期看好像越过了,但最终会摔在龙门上粉身碎骨。

许多人认为摔死是偶然的因素所致,其实是必然。因为,每一代人的思维都基于前一代人所给予的资源禀赋,超出这个禀赋所做出的决策大多数是错误的。就像范蠡让长子去救次子必然失败,而让幼子去救次子必然成功一样。范蠡长子早年艰辛,自然看重钱财;范蠡幼子从小富足,自然看淡钱财。看重钱财和看淡钱财表面上是因为两个人不同的性格,实质上是因为两个人所获得的资源禀赋不同所产生的思维差异造成的。

说了这么多,只是感慨每个人的运命是如此的不同。小小的一次中考,揭示了人生在世的本质:谁拥有的水草丰茂,谁就会长得肥壮;谁拥有的资源多,谁的成功概率就大。也许只不过是一分之差,却造成将来人生如此之大的不同。这是人生的有趣,还是人生的残酷呢。

以上。

离中考还有60天的感想离中考还有60多天作文离中考还有60多天作文怎么写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29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