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是重庆的名片。
在别的地方,桥,是用来走车的,
但在重庆,不仅走车,它还走心。
套用一句流行语,
我们要说重庆的桥,就不能只说桥。
第1眼新闻五一特别策划《重庆新气象》,
让我们跟随林同棪国际桥梁设计师刘信航,
去看看重庆大桥的新气象。
最近,朝天门长江大桥垂直升降梯将建成投用的消息,刷屏本地新闻平台。上下朝天门大桥,即将享受电梯直达的快乐。

来自林同棪国际桥梁设计师刘信航,正是朝天门大桥垂直升降梯的设计师。他告诉记者,以前市民从桥下走到桥上的公路层,需要通过边上的羊肠小道,非常不方便。“现在有了电梯以后,解决掉60米的高差,两三分钟之内,就到达原来可能需要花 20 分钟才能到达的地方。”

朝天门大桥,是慢性系统的一部分。对重庆这座拥有特殊地形的城市而言,慢行系统不只有平行线性,更有垂直高度上的扩展需求。为桥梁增设电梯,正是为了增加步行的便捷性。

“重庆桥梁的尺度,是一个非常亲人的尺度,人愿意去桥上走,到达对岸。这个步行距离,是人比较舒适的一个距离。”刘信航说到。

桥,不仅要让车行得便捷,也要让人走得愉快。成功的案例就在眼前,去年底,东水门大桥垂直升降梯和扶梯投用,本就带有网红属性的东水门大桥,更是借此打通了两岸风景的“任督二脉”。

东水门大桥垂直升降梯连接了湖广会馆和解放碑的陕西路,自动扶梯连接了小什字轨道站和长滨路、来福士。

“人们可以通过电梯上到桥面横跨长江,到达对面的南岸区,再通过南岸区侧的垂直电梯直接到达南滨路以及龙门浩景区。”

“没想到一下上了桥上了,山城名不虚传!”来自上海的游客这样说。

“ 一站式打卡,电梯上下都很方便,基本上一天时间,解放碑、朝天门这一个圈都能走完。”来自重庆江津的游客,对这一片区的路线安排很有心得。

“最后要实现的是整个重庆滨江的三十几公里,打通长江两岸的慢行系统,可以沿着这边岸边走,也可以通过电梯到达对岸。出行的景点也被串联了起来, 形成了新的出行游径,带来了新的消费,挖掘了新的潜力,带来了新的活力。”

*图文来源:第1眼-重庆广电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30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