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转眼间您已离开这个世界三十六年了。三十六年的岁月,足以抹平悲伤,让我以平静的心看待您的离去。
在世时,您不过是在县城里上班的普通工人,但那时在村里已经相当了不起,是大家眼中不折不扣的“能人”,也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吃公粮”的人。自行车、缝纫机、洗衣机、彩色电视机这些“大件”,我们家是最早拥有的人家之一。由于您的技术才能,咱们家最先有了“先进”的压水井,周边的邻居们都到咱家来打水,一天到晚咱家的天井里总是热热闹闹。
在我记忆中,您是那么地有智慧、有知识。听说每次县里组织车床技术比武,您总是拔得头筹。在您去世后,我听到很多人纷纷叹息:“可惜了,咱们县里少了一位了不起的技术人才!”我是那么地佩服您,以您为骄傲。上初中时很多物理、化学难题,您都能帮我解答,事实上您好像并没上过太多的学。
父亲,在孩子们眼中您是一位慈爱的长者。我的伯父和您一样英年早逝。伯父去世后的大年夜,您总是把堂兄弟们叫到家里来,吃过大年夜的饺子,围在红红的炉火旁,给我们述说家庭往事,从往事中给我们分析做人做事的道理。您也有严厉的时候,姑姑家的表兄弟因赡养父母闹了纠纷,您会把他们叫到家里来,痛陈为人根本的孝敬之道,直到他们痛哭流涕。
您是一个勤劳的人,父亲。记得每天您从工厂里下班回到家,只要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您总是扛起农具,再到田地里劳作一番。至今,还记着您扛着锄头,哼着小曲,沿路与乡亲们打着哈哈,走向田野的样子。但这样繁重的劳作,终究有一天压垮了您,那年麦收时,您病倒在了地头,此后再没能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您去世那年,我刚刚十六岁。
由于您走得早,我头脑中关于您的一些事情总是模糊的。似乎听人说过,不知什么原因,您在上中学时退了学,跟了村里的一位爷爷去了千里之外的包头市,当了技术工人。再后来就回到了县里的工厂上班。我想,如果您能坚持上完学,肯定是北大、清华的学生吧。也许是因为您心中一直有这个情结,您平生对我最大的期望就是要“有出息”。那时在农村,“有出息”的含义就是考上大学,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有一次,在您教导我要好好努力,考取大学时,我不懂事地重复了一句学校里老师说过的话:“考不上大学,也一样能有出息。”病中的您闻听此言,破口大骂,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敢说过那样的话。
记得您去世的前几天,母亲带我和11岁的弟弟去医院看您,当时不知道那是您想见我们最后一面。当时您躺在病床上,脸上强挤出一丝笑意问弟弟:“家里的牛按时喂了吗?”弟弟说:“喂了。”然后看着我说:“儿子,你要给爹争口气啊!”说完背过身上去。我看到您弯曲的身体在被窝里微微抽动——您哭了。
父亲,现在想来,您过于溺爱我了。小时候我任性极了,总是哭着喊着要跟您去上班。有时候一个人跑到县城,趴在您车间的窗户上往里瞅。您发现了,也不生气,笑着走出来,把我领进机器轰鸣的车间,安排我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您干活儿。其实您知道,我最大愿望就是能在午饭的时候,吃一顿工厂食堂的白面馒头和炒菜。
夺去您生命的病,现在看来,如果有好一点的医疗条件,治好可能不是问题。或许如果我能早一点长大,就能挣钱治好您的病,您现在就能安详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就能多聆听一些您的教导,就能做一个更健全的人,更强大的人,更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在您走后,我终于在艰难困苦中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体制内工作,也算是实现了您的遗愿吧。但我没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没能当什么光宗耀祖的大官。也许是因为缺少您的教诲吧,我发现自己虽然继承了您勤劳做事的品格,但似乎不太善于当官,尤其是不太善于处理官场上的那些人际关系。但是我也知足了,因为回头看看,这些年我还是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的,可以称得上无怨无悔、问心无愧。
按照习俗,您走后,骨灰葬在了咱老家的田地里,不留坟头。值此时节,绿油油的麦苗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那其中有您忠厚善良、勤劳不辍的灵魂。#头条创作挑战赛#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5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