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都希望员工上下同欲,充分发挥创造性,积极地开展工作。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只有少部分的员工充满干劲,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大部分的员工却非常懒散,根本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出现领导在一个样,领导不在另一个样的尴尬情况。
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李鸿章说:“说十句,听五句,能做到一句”。这简短的一句话,就可以看出领导的指示,落实情况有多么低,下属的工作积极性有差。
这就像老师管理班级。学习认真的孩子总是少数,不认真的孩子总是很多。好像所有的学习都是老师的事情,孩子完全没有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于是,就出现了老师整天像监工一样,监督孩子的学习。结果是老师教得苦恼,孩子学得枯燥无味。老师吆吆喝喝得一天,累得嗓子哑了,孩子却无聊得想逃出教室,寻找自由的天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员工都觉得工作是给领导干的,都感觉不到主人翁精神。
那么如何提升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呢?请牢牢记住毛主席的这句话“支部建在连上”。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支部建在连队是教员的一大创造。
为什么支部要建在连上。因为,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很多红军战士情绪低落,思乡严重,出现了很多逃跑的现象。而党组织只存在团一级,党员数量也很少。在连队一级没有建立党组织。所以党的政策和革命理想无法下到连队和普通士兵,普通士兵的政治觉悟不高,上级也无法随时掌握普通战士的思想状态,自然无法形成凝聚力。
教员想如果有一个上通下达的组织作为领导核心,并通过这个组织去密切联系战士和群众,那么部队肯定会巩固下来,并且会得到发展壮大。于是教员采取果断措施,在工农出身的战士中大力发展新党员,同时在连队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
连队党支部一经建立,红军的面貌立刻焕然一新。教员给党员布置了三项任务:一要坚定的革命理想;二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的工作,解除群众的各种困难;三是培养党员,发展新党员。
在支部下面,还设立了党小组,每个排都有自己的党小组,每个班都有党员。党小组要定期给支部反映情况,还要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及时传导党的各种精神。对于工作不积极的同志,要予以帮助,开导。面临困难的战士,党员要及时帮助解决。当有战士成为积极分子以后,在合适的时机介绍他们入党。成立士兵委员会,监督长官的各种行为,让士兵拥有充分的发言权。
这种组织设计,既保证了党的精神及时传达,也保证了基层战士的思想能够统一。这样,党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一种概念,而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的人。
三湾改编使基层连队能够自动运转,再也不需要像旧军阀那样,靠打骂,军饷来凝结战斗力。红军成了一支打不烂、打不垮的革命武装。在红军长征难么困难,面临生死考验的艰巨关头,红军也没有溃散。
如此强的组织设计,自然吸引着很多著名企业家常年累月地研究。马云在阿里巴巴引入政委体系。这个体系不是向上级管理者汇报工作,而是向上级政委负责。这个体系起到宣传公司文化,增进公司和员工团结的作用。
华为建立干部部,这个干部部的组织形式就是吸取了支部建在连上的精髓。干部部和同级管理者是双重管理建构,互不隶属。干部部主要负责人才的管理、培训、考核以及发现优秀人才的工作。这个干部部有效起到了传播公司文化,不断输出人才,以及激发员工积极性的作用。
我们孩子的老师工作很累,他们时时刻刻监督孩子的学习。可是,如果支部建在连上的精神能够运用班级管理中,孩子就会拥有强大的自我奋斗精神,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比如:先设立班长,然后表现突出地学生,选出几个小组长,接着由组长选出表现积极地为副组长,同时让组长和副组长发现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他们作为积极分子来加以宣传,组长和副组长还要不断帮助,指导落后的学生。特别落后或者调皮的学生,要根据各种情况适时表扬,以此使他们从内心主动改变,充满学习的动力。
同时,确定组长、副组长、积极分子和普通学生都是平等的,不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都是为了学习。还要定一个口号,比如:团结一心,共同进步。每隔一段时间,小组之间充分讨论,让每个孩子拥有独立的发言权,让他们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让他们有展现自己的权利。
这样老师就不需要天天监督,因为每个学生都是在自己管理自己,都希望获得进步的机会。
总之,只要这个组织架构能够运用到企业或者单位中,员工就不仅是为了单位而工作,而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而积极献言献策,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性。
团队成员不仅是为了报酬,他们需要成长的空间,需要获得尊重的机会。所以,支部建在连上能适用很多行业。只要去学习、去落实,团队的凝聚力一定会提高。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