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警方是否判罚不公一车切糕索赔十六万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切糕这个东西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十年前一男子与切糕小贩斗殴,结果损坏了价值9万元的切糕,最后赔付各项费用16万,让天价切糕的名号响彻全国。

就在近日,山东也发生了个奇葩的切糕事件,让切糕又登上了热搜。

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警方是否判罚不公一车切糕索赔十六万

根据网传的视频,一位小伙和一个卖切糕的大爷交谈,说买一斤,大爷一刀下去,竟直接把切糕切成两半。

小伙当时就傻了眼,放到秤上一看,足足有四斤,这显然是有些欺人太甚了。

他当即表示,我只要了一斤,你多切了三斤,那我有权利不要这多出来的切糕,你要我买,那是违法行为!

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警方是否判罚不公一车切糕索赔十六万

大爷听到这句话,明白小伙不想付钱,于是便和他辩论起来,引来许多路人围观。

眼看周围的人越来越多,大爷赶忙讲起了道理,一边比划一边告诉路人,自己是按照小伙的说法切的,小伙同意了,那切多少斤就得付多少钱。

这话说的小伙有些急,我和你说过了要一斤,你切出这么多,我又不是卖切糕的,我怎么知道怎样切能切出多少斤呢。

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警方是否判罚不公一车切糕索赔十六万

大爷也知道自己讲不出什么道理,就是来强买强卖坑一下不了解行情的人,于是就开始和稀泥,说小伙子斤斤计较。

小伙子一听,这个大爷一点道理都不想讲,自己也别对牛弹琴了,摆摆手就准备走人。

见到这样的情况,大爷瞬间变脸,上前一把拉住小伙,怒斥他吃霸王餐,更是对着人群大喊自己要报警,要闹到法院去。

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警方是否判罚不公一车切糕索赔十六万

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小伙没有违法,反而是这个大爷强买强卖,就算警察来了,那也只会把大爷拷走。

眼瞅着威胁不成,大爷只好妥协,告诉小伙子要一斤就卖一斤,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小伙见此情形,想了一下,觉得价钱还行,还是买下了切糕。

事件发生的全程都被围观者拍了下来,发布到了网上,引起了热议,经后续的爆料可知,其实当天这位大爷卖的不是切糕,而是一种桂花糕,小伙这才放松了警惕。

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警方是否判罚不公一车切糕索赔十六万

而事后,许多人才知道,这个小伙儿原来是城管。而据小伙事后的回应来看,他还是怀疑大爷是团伙作案,找了两天,但依旧没有找到这个卖切糕的大爷。

切糕因为本身有特殊性,看起来小,但是重量却大,这才能制造信息差欺骗不明真相的买家,但现在人人都觉得切糕是天价,那切糕这种食品自然就不好用于强买强卖了。

于是许多无良商家利用了同样的思路,卖一些看起来比实际重量轻得多的其他食品,从很多人手里强买强卖,赚取了大量的不义之财。

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警方是否判罚不公一车切糕索赔十六万

这些黑心商贩利用的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等,你以为我这一刀下去一斤,其实四五斤都有了。

等切好了,商贩再告诉消费者已经切好的是卖不出去的,必须要你买下来,许多人都怕后续会产生纠纷,只好乖乖的付钱,破财免灾。

其实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我要一斤,你切一斤,这叫承诺;我付钱,你收款,这叫合同,如果我要了一斤,你切了四斤,那么首先卖家没有履行承诺,合同自然是不成立的,消费者没有任何必要购买。

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警方是否判罚不公一车切糕索赔十六万

当年的切糕事件,是带有团伙作案性质的,如果你不买,三五个大汉就会把你围起来,对你进行肢体上的胁迫,这才让人不得不购买,绝不是因为法律上的问题。

早在数年前,有关部门就整治过相关的问题。

再后来舌尖上的中国也为新疆切糕单独制作了一期节目,讲述了切糕传人的故事,让大家都明白切糕本来是一件平易近人且物美价廉的小吃。

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警方是否判罚不公一车切糕索赔十六万

到了如今,已然是没有这样的犯罪团伙,可最近几年竟然涌现出了一批所谓的桂花糕、栗子糕等等的所谓传统美食,外表看起来就像普通糕点一样,实际上分量十足,且价格偏高。

消费者自以为这是一大块都用不了一斤的甜品,结果一刀下去就是一百块,心中将其归为自己判断失误的原因,害怕自己理亏,就忍气吞声买下了。

但是我们不了解商品是很正常的,如果我们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买了切糕,应当是卖家没有解释清楚的原因,绝不是买家个人的错误。

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警方是否判罚不公一车切糕索赔十六万

我们又不是卖切糕的,怎么知道一块几斤呢?况且菜市场里经验老到的猪肉小贩闭着眼睛切一刀,就能和卖家要求的斤两差不多,为什么卖切糕就能随便乱切了呢?

早些年的一些小贩利用切糕做灰色生意,结果让全国人民不敢碰切糕,差点毁了一个传统美食的名声,要不是央视出马,恐怕切糕就成了人人唾弃的诈骗食品。

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一车切糕16万后续报道警方是否判罚不公一车切糕索赔十六万

而如今这样的事件又卷土重来,还戴上了各种传统小吃的名号,这不仅仅是在破坏自己的信誉,更是在消费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信任。

今天切糕一刀几万,明天桂花糕一块十万,各种奇葩事件越传越离谱,越传越可怕,后天又是谁遭殃?

这些商贩是赚到了点钱,可是脏水都泼到了这些美食身上,食物无罪,罪在其人,我们若是不能对这样的事情严肃起来,只会后患无穷。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6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