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初二成绩不太好,初三有没有可能发生逆袭?
今天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特别佩服我们家长群里的一位妈妈,在孩子初二的寒假结束之后,这位妈妈做了一个非常惊人的举动,她把孩子从学校撤回家里去了,初三那么重要的一年,她带着孩子在家里自己复习,学校里所有的老师都非常震惊,完全没办法理解!而且这所学校还是当地非常知名的一所重点中学。
这个孩子成绩中游偏上,跟随老师的一个复习进度,一直不见效果,成绩也没有什么提升,于是妈妈就开始着急;在寒假每个学科基本上都请了一对一的老师,但效果依旧不好,也是机缘巧合地看到了我的课程,我的课程里有一句话特别打动这个妈妈:我说学习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且解决问题往往不难,发现问题比较难;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如果总是被动听讲,只是模糊地感知到哪个地方不会,是没有办法精准的定位自己的问题的!
比如语文的阅读理解我不会,到底是阅读理解里的画面感不好?还是归纳能力不好?
不同问题的精准定位,解决方案就是不一样的;画面感不好,证明你的形容词和动词的积累不够,如果对作者的意图的归纳不够,这个东西可以通过刷题,用两刷真题法来解决。
这个孩子第一次突破的就是他语文的阅读理解,回家复习了两个月,通过词汇的积累,以及两刷真题法的训练,回学校只参加考试,结果第一次的语文考试就突破了100分,是从来没有过的;
第二个突破的就是物理,解决问题不难,关键是怎么精准的定位自己的问题。
首先这个孩子对概念不熟,比如说什么叫压强?压强的定义是什么?都说不清楚,液体压强的公式是怎么推导的?不理解!这个叫概念不熟。
概念不熟悉的时候,刷题的效率是不高的,这时候要高度的回归课本,回归课本里的问题,课本里的问题是逻辑顺序,一条完整的问题链,理科严谨的逻辑就是靠一个问题引发另一个问题,问题串起了知识,大量的孩子在那记公式在记知识本身,他忘了这些背景信息的问题,所以回归到课本,把这些问题找出来,尝试去回答,把它熟练,概念熟了再去做题。
做题怎么做呢?叫聚焦突破!我在试卷分析里讲的很明白,一定要聚焦,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复习,千万不要一遍遍的做卷子,哪个领域弱,就集中的冲刺这个领域,做20道题,6天把它做完,做完了以后啊,哪个地方有问题,不要不思考,也不要死磕去想,6分钟想不出来,赶紧看答案,这个效率就很高,先解决概念,然后再聚焦的去突破。这是2066法则,这个孩子第二个突破的就是物理,就是十分就又上去了。
所以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它远远超越所谓的考试,一旦孩子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考试在我看来都是小儿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这种人生态度,就我面对了一个问题,我能不能精准的定位我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而不是模模糊糊地说一句:老师我不会,只要能精准地定位问题,你就能高效地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人生就走向了一条终身学习的路。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6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