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70年代,那时候我还很小的时候,不像现在一脸的沧桑,就连眼角的皱纹、两鬓斑白里都被岁月写进了无奈,那时候很少能吃到白面,更别说馒头了。
那时候,父亲还很年轻,有一辆安了加快轴的自行车,可以像现在的几千块钱的山地车一样换档,当然,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弄明白加快轴的工作原理。只是知道在骑行中不蹬的时候能发出一种特殊的声音。
我记得那年马上要过年了,父亲找人换了些全国粮票,头一天告诉我们说要去石家庄买“机制馒头”。馒头?还机制?没听过这个词,只知道“”馍馍“”。
不知道父亲是几点出发去石家庄的,应该是天不亮的时候就出发了,就骑自行车到石家庄去买馒头了。后来我也骑着自行车到过石家庄,大约在骑七八个小时呢。
在几年前我陪爸爸石家庄时,爸爸在那个南三条北的立交桥转盘上,指着西北角上还告诉我当年他就是在这里买的馒头。那时候排了好长时间的队,到了下午才买上。现在那个建筑还在,是一个知名的企业。我不知道叫什么。那地方在几年前基本没有变,只是多了一个立交桥。那个地叫什么来着?
父亲应该是在早上五点多出发的,我不知道当年爸爸中午是带的干粮还是什么。只知道他骑自行车去的。在后来爸爸曾给我说过,过了行唐,有几个小伙子一听爸爸的自行车是加快轴的。就喊,追。爸爸说他一哈腰,几下就把这帮人甩的没有影了。
那天到了晚上,天上刮着西北风,从石家庄回来正好是顶着风,当年姐姐与我、弟弟还盼着吃馒头呢,母亲就让我们到了外面的“大车门”那里等,现在想想其实我觉的那会真不知道馒头是什么,只是觉的爸爸去弄好吃的了,而母亲更多的是担心吧?
大车门,是指能进出马拉的大车的门,这个现在还在
姐姐就带着我们去“大车门”那里等,现在看着挺荒凉的,当年那块人住的算是比较多的,那个房子都住着人呢,不像现在都是倒塌的房子。一直没有等上,后来妈妈就叫我们回去了,实在是太晚了。
爸爸好像是晚上八九点才回来的,那会没有时间观念,所以就不知道具体时间了。我记得是带回来一口袋白面馒头。多大的口袋?我刻相当于现在20斤小面袋一样。父亲给我们三个每人一个馒头,吃到嘴里很香。
第二天,我们吃饭时也吃的馒头,当然多喝粥少吃馒头,然后剩下馒头去跟小朋友们炫耀。
后来曾经与爸爸聊过他去石家庄买馒头这个事,爸爸说那会去石家庄的时候风小,还是顺风,回来的时候是逆风,蹬不动,加快轴(类似现在的变速自行车)放到最慢档回来的。
挺好吃的,妈妈好像把这些馒头分给了亲戚们一些。具体不知道。
PS:
小时候觉得披荆斩棘过后的生活才足够闪亮,经历风雨后看到的彩虹才是最美丽的,后来才发现,能把平淡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一生无坎无坷的日子才是幸福,所以,愿我们伤春悲秋仍无憾事,踏过万里回归故里仍是少年。
为了明天更美好,加油,兄弟。狐仙2023.5.7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6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