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人不知,森林不知深林人不知

1980年7月1号,广州南方日报在一个不显眼的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说广东四会县发现大片地下埋藏的森林。这个消息在当时的国内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但是几天之后,广州地理研究所就收到了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理工学院的一封信,希望能够和中方共同研究地下森林

森林人不知,森林不知深林人不知

当时的报纸报道

于是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平日和谭惠忠,接受了这项任务,李平日表示:“ 这些树都已经是百年千年的了,按照我们国家林业部的规定,100年以上的都叫古树,所以这些绝对都是古树 ”。随着他们研究的深入,当时各大媒体也开始报道,地下森林越来越受到当时人们的关注。

森林人不知,森林不知深林人不知

当时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平日教授

?当时四会的农民,他们建房子,挖水井,挖下去都是木头,这些木头较为松软,有弹性,不怕水,绝对没有腐烂,也没有异味。后来就有一些老板过来租用农民的地专门挖掘,做成开水瓶的塞子,一分钱一个卖给相关的厂家。随着木头越挖越多,密密麻麻的,有的三个人拉起手都抱不过来,这就是地下森林。

森林人不知,森林不知深林人不知

地下森林挖掘出来的古树

?经过考古专家的发掘,地下森林主要的树木品种是水松,水松喜水喜暖,极不耐寒,现在是我国极为名贵的树种。??根据李平日和谭惠忠的研究,广东高要挖掘出的地下森林,其埋藏土壤分为三层。?地下森林发现的树干直径普遍有1米以上,2米以上的比比皆是,大的有3.5米,从树干年轮分析,这些水松存在的时间大约在500至2000年之间,深层的年限可能更长。

森林人不知,森林不知深林人不知

中山大学郑卓教授

?科学界有一种探测古树死亡年代的方法,叫做碳14法。为了通过碳14对古树的年轮进行测定,谭惠忠教授用打算方式采集古书样本,送到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进行碳14测定。另外,???工作人员也分别从不同土层中取样带回给中山大学郑卓教授的实验室进行孢粉实验,结果用孢粉测定的气候逐渐变冷的时期和用碳14测定的水松死亡年代基本吻合,也就是说当气候变冷时,水松出现大面积的死亡,因此气候变冷是导致水松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森林人不知,森林不知深林人不知

当时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谭惠忠教授

?在历史上,珠三角地区曾经遭遇了三次极度寒冷的天气侵袭,当时岭南同样大雪纷飞。大批如水松等不耐寒的植物遭遇灭顶之灾,经过千年的泥沙冲积将冻死的林木深埋地下,之后随着天气变暖,这些树木又开始生机勃勃地生长,直到漫山遍野。如此反复,使这些地下树木完好地保留到现在,形成了几层的地下森林。

森林人不知,森林不知深林人不知

当时的报纸报道

????面对这些蜗居在荒郊野外的国宝,对它们归宿的担忧也自然而然的产生。在李平日及其相关人士的多方倡导下,人们开始关注对地下森林的保护,不但已经建起了古树博物馆,将古树常识普及给大众,并以此建立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连片地下古树公园。让我们携手保护承载千年气候密码的这座地下森林,从而丰富我们共同的家园。

#头条创作挑战赛#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