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潋滟晴方好,水光潋滟晴方好_山色空蒙雨亦奇

#被选入教材的经典古诗词#飞花令主题字“西”,诚邀各位师友围观。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光潋滟晴方好,水光潋滟晴方好_山色空蒙雨亦奇

【赏析】

本诗是苏轼在杭州做通判期间游历西湖留下的咏叹之作。

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里,美景与美文总是相伴而生,相得益彰,一处胜景因为有了文人的动情描绘而呈现出另一脉文化传播,岳阳楼范仲淹,滕王阁与王勃庐山瀑布李白,皆是这样一种组合。流芳千载之后,竟难以割舍。

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所描绘的西湖胜景,美轮美奂,展现在读者眼前。初晴后雨饮于湖上,苏轼顺其自然地将播撒西湖之美的责任揽于笔端,在西湖与西子之间,在自然与人之间,在晴空与细雨之间,达成了完美的默契。

西子之美存于想象,似实而虚;西湖之美横亘眼前,似虚而实,作者巧借一个“西”字,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

初晴时的西湖明丽清新,在阳光照耀、微风吹拂下,水波荡漾,水面波光粼粼,好一派美丽的景象。雨天在细雨笼罩下,西湖及周围的群山缥缈朦胧,若隐若现,宛如西施盛装而至,美轮美奂。

水光潋滟晴方好,水光潋滟晴方好_山色空蒙雨亦奇

自古写西湖精美的诗篇不胜枚举,柳永的《望海潮》:“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首诗也是咏西湖的名篇,移步换景,笔笔用到,以点取胜。

而苏轼这首诗大处落笔,全面评价,诗句用词精妙,比喻新巧,独具匠心,读之令人心驰神往。有人称赞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苏诗一出,竟成为西湖定评,人们亦称西湖为“西子湖”。当然这种高度,透过此诗,我们更应该看到苏轼两度在杭州为官,他对杭州的情感投入和贡献。

正是因为有了大文豪们的不断加持,文人墨客的赞誉和吟诵,才让西湖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一种符号。

水光潋滟晴方好,水光潋滟晴方好_山色空蒙雨亦奇

文中,网图侵删。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