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柳梢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什么节日的诗句

#头号有新人#

柳树

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不活“。这个我是亲身验证过,栽花今天暂且先不说,我曾经采过柳枝,插在池塘边的河岸上,真的不久生须发芽,最终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垂柳,期间我并未做过打理。

毕竟我插柳成荫,所以每次回老家,总要去院后的池塘,看看那棵柳树的形容,是否长高长粗,这么一约定,似乎它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孩提时代,我们采撷柳枝有几种玩法,有的是编织成柳帽子戴在头上,多是女孩子,在二月明媚的阳光下,确实有明媚动人之处。而我则喜欢用柳枝划过水面,撩动着春水的涟漪,似乎与鸭子争先感知春天的到来;或将柳枝在湛蓝的天空下摇曳挥舞,又似与天空一起荡漾着春日的旋律。至于插柳我有两个初始单纯的想法,一来是验证是否真的可以插柳成荫,二来是想亲自感受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是需要多大的劲道。看来,插柳成荫是对的,至于倒拔垂杨柳的试探,我终究没有实验出来,因为到了来年春天,它已经牢牢地矗立在河岸上,显然是这方水土的守护者。

柳树在我上小学时,就知道它是春天的使者。柳枝在刚吐出新绿的时候最动人,因为春天的张力刚刚萌发,一切都那么具有新意和力量,待到全部吐出柳芽时,春天的味道就已经有些浓郁了。我会褪去厚厚的棉服,换上明亮颜色的毛衣,似乎要装扮下春天美丽的线条,我不禁感叹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多么伟大的神来之笔,也折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下子就生动描绘出春日柳树美的进程,着实让人迷恋。尤其是在春日的雨后,一切都是那么欣欣然,娇艳欲滴,正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描述的那样,绿的更加明媚动人,宛然是一幅早春的水墨画。

这种画面感觉,我有两个地方印象颇深,一是入住苏州吴江同里大酒店,早上我起来散步,恰有如丝毛毛雨,我没有打伞,任凭细雨落在脸颊上,打在微卷的头发上。酒店位于同里古镇景区,早春烟雨江南的味道扑面而来,我平时没有注意柳树的美,在古镇河岸边,间或点缀的垂柳真的宛如江南女子的娇媚,无疑我是陶醉其中了,那种新绿的含苞待放,让我不可自拔,深陷其中;二是西湖柳浪闻莺的景点,当一阵春风拂过,柳枝整齐划一地往一边倾斜,好似又一道神笔的修饰。走在堤岸上,看到穿着汉服的妙龄男女,本就春意渐浓,然当看到他们的穿梭,竟让我产生了穿越的幻觉,仿佛回到了古时苏东坡修建西堤的场景,又想古代才子佳人漫步西堤的潇洒与巧目盼兮,而垂柳恰恰是这些风韵的点缀,那种美让我有种将它们统统摄入眼睑的贪欲。

随着年岁的增加,对于柳树的理解除了美以外,又多了另外一种解读,便是依依惜别。冬奥会闭幕式折柳送别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原来在中国古代,送行者会折一条柳枝送给远行的人,通过董卿的诗词大会我知道“折柳送别盼人留”,这让我想起了诗经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多么美的句子,又想起柳永的“今宵别离,杨柳岸,晓风残月”,也想起了欧阳修的“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一旦和离别挂上钩,就多了一些悲情的浪漫主义,难道柳树当初命名时,就已经考虑到它另外层面的含义了吗,这也不难想像为什么每次回老家,我都要看看那棵柳树,是不是也有每次告别的重逢呢。

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柳树会不会还有别的变化,这不最近我读了苏东坡的《蝶恋花》中的“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好像又有一些浪漫和豁达,唯一不变的是我亲手插柳成荫的事实,还有我站在柳树下,浮现出我从孩童,少年,青年到中年的成长画面,如此而已。

月上柳梢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什么节日的诗句

月上柳梢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什么节日的诗句

月上柳梢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什么节日的诗句

月上柳梢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什么节日的诗句

学习加分网,学习自己弱项学科给自己考试加分,添加 微信:wcxx1573  备注:学习加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xijiafen.com/971.html